《旅行中的生死课》:感受生命的恩典_快看

2023-04-06 17:21:09 来源:中国妇女报


(资料图片)

■钟倩

“生流向死就像河流向海∕生是新鲜的,而死对于我却是盐。”读完陆晓娅最新出版的《旅行中的生死课》,我想到了美国诗人肯宁翰的两句诗,这本书就是生命教育的“盐”。与其说这是一本别样风景的旅行笔记,毋宁视作穿越时空与伟大灵魂的真诚对谈。作者以前是资深媒体人,因陪伴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12年,对生死这一课题感同身受。60岁退休后,她自学英语、全球旅行,在边走边看中与伟大的灵魂对话,深度思考生与死的关系,继而探寻活着的积极意义,这个过程本身既是自我的疗愈,遇见更深的自己,也是生命教育的很好普及。

毫无疑问,陆晓娅的海外之旅是有备而去,带着困惑。拜访欧文·亚隆一同感受生命里的爱与痛,在萨特的葬身之地回望灵魂的深渊,用野花致意永不妥协的苏珊·桑塔格,于波伏娃的咖啡桌边聊聊“不死之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风暴,在叶芝的长眠处献上几片绿意……不难看出,作者的定位不单纯是花甲背包客,还是墓地探访者、生死探索者。倘若说此前出版的《影像中的生死课》是对死亡的初探,那么这本书的内核在于借助旅行中“第三只眼”的独特视角,以轻盈而放松的心情,与文学大师、人文主义者隔空对谈,揭示死亡的真谛,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重构精神世界,继而学会爱与被爱。

国人大都忌讳谈死,从根本上说是惧怕死亡对生命的剥夺与丧失。陆晓娅以死亡为媒开展旅行,首站拜访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心理治疗师顶流欧文·亚隆,亲临他的工作室,去大学教授俱乐部共进午餐,感受他与妻子玛丽莲相爱60年的心路历程,以及玛丽莲患癌症后选择缓和医疗的勇气,她更加坚定了写作是日落之前生命的重要支撑。参观访问墓地,是“求爱于无生命者”﹙布罗茨基语﹚,也是向前辈们学习和致意。在苏珊·桑塔格的墓前,感受“在忧伤之谷,展开双翼”的悲壮之美;站在萨特和波伏娃墓前,再现话剧《死无葬身之地》观剧笔记,重温《人都是要死》中福斯卡“永远活着”的辩证观念;在巴黎拉雪兹公墓前,回顾肖邦的音乐历程,感受灵魂的自由翩跹。除了墓地或公墓,作者还更多地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大教堂等,在五彩斑斓的异域文化中安顿心灵。置身泰坦尼克号博物馆,思考以怎样的风格去结束生命;参观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美术馆,用心感受米开朗琪罗“未完成作品”的温度;走进夜幕之下的沙特尔大教堂,通过“灯光秀”光线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第二次诞生”前的阵痛;到访吴哥,欣赏吴哥窟的落日和夕阳下的女王宫,追问当下与永恒。

陆地、公园、草原,悬崖、沙滩、海边,以及星空……作者拜访墓地,持有不同的视角,呈现不同的景致,触发深邃的思考,非常难能可贵。譬如,从巴黎圣母院俯瞰巴黎,从大卫塔上俯瞰耶路撒冷老城,“高大的城墙,狭窄的小巷,五花八门的建筑与不同宗教的符号,或深藏,或挺身其间,祈祷祝颂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开阔眼界的同时,给予我们以文化省思。譬如,作者自驾游览土耳其时,专程参观了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土耳其军人公墓,以及爱琴海边的阿热布努公墓。“如果身份确认牌可以告诉人们逝者的名字和来历,庄重的墓地和墓碑彰显的就是那大于、溢出身份信息的部分,它们给名字增添了重量。它们不仅确认了逝者曾经的存在,还确认和肯定了逝者的生命价值和牺牲的意义。”所有的怀念,都是为了记得、记着、记住,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学会面对自己未来的墓地,以“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的态度活在当下。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把空椅子”。所谓“空椅子”,是用来纪念逝者的载体,背面刻有铭牌或标牌。不得不说,作者是个有心人,无论是在海峡边上,在天空岛悬崖边上,在法斯特女王大学校园里,还是在英国巴斯附近的乡间小路上,都看到了纪念逝者的空椅子。椅子是公共空间,也是爱的桥梁,正如日本建筑家黑川雅之的阐述观点,“从后面看椅子,它就像父亲的背影。从前面看椅子,它就像母亲的双膝,仿佛在对我说,来吧,过来坐吧。”著名作家祝勇说过,在故宫,一把椅子,就是一个微缩的宇宙,蕴藉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的,纪念逝者的空椅子,亦是情感的宇宙,与远方建立某种持续性联结,获得心理的依靠。如作者所说,“椅子象征着陪伴,象征着在身边,象征着没有忘记,象征着对话仍在继续。椅子帮助生者与逝者建立起联结,让爱流淌,让爱延续,让爱永无止息。”给哀伤一把空椅子,也是重构自己与逝去亲人的精神空间。

死亡,从来都是生者的事业,抑或说,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作者带着一幅当年父亲买的巴黎地图,重游世界之都,沿着父亲工作过的地方,以及日记里出现过的大街小巷,塞纳河边、协和广场、卢森堡公园等,她在旅行中忆往事、诉衷肠、传心声;与此同时,她还流连于蒙帕纳斯公墓、卢森堡公园里的读书人,她在杜拉斯墓上的花盆里插上一支笔,以这种方式对话西方文明,读来令人无不动容。是旅行,使她拥有足够勇气,重新直面与父亲的关系,让心灵不再孤独。

作者还到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寻根,在国家家谱学会图书馆找寻到当年外祖父手抄的家谱《虞山重修世谱》,“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在异国他乡连接上了那条蔓延2300多年的根,这是追溯一个人的家族史和心灵史,何尝不是一场非同寻常的精神确认呢?这样的旅行,无疑给生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更加敬畏生命。

诗人布罗茨基写阿赫玛托娃的墓地时说道,“伟大的灵魂啊,你找到了那词语∕一个跨越海洋的鞠躬,向你∕也向那熟睡在故土的易腐的一部分∕是你让聋哑的宇宙有了听说的能力。”向死而生,每天都是死亡的预演,所以,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大地的一部分。作者在旅行中阐述生与死、告别与失落、爱与哀伤,实际上是借助所见所闻所悟打开一扇文化视窗或生命之窗,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恩典,在无常的世界里活出人生的意义和暖意。

﹙作者系青年作家、山东省三八红旗手、中国作协会员。已出版《含泪的绽放》《泉畔的眺望》《金蔷薇与四叶草》《千佛山:遥望齐州九点烟》等﹚

x 广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