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 俄乌冲突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稳健推进的基础上出现不少新突破,呈现“多点开花”的加速推进形势。
(资料图)
2. 短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进,要关注在特定行业创造的投资机会。长期来看,货币多元化趋势持续演进,未来有望催生国际货币新秩序。
3. 预计将加快推进各项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发展,稳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
人民币国际化:亮点纷呈,行稳致远
俄乌冲突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稳健推进的基础上出现不少新突破,呈现“多点开花”的加速推进形势,实现从“结算货币”到“计价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
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元“武器化”担忧上升。二是疫情以来美国货币政策波动带来溢出效应,促使国际社会反思单一依赖美元体系的问题。三是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带来中美在全球市场贸易地位的变化。四是数字货币和移动支付为本币结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五是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储备货币地位上升。
未来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新的机遇挑战下,预计将加快推进各项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发展,稳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继续发展交易所市场,推动完善衍生品交易机制。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巩固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短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进,主要在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取得突破,但在其他市场,暂时仍难以撼动美元主体地位,对美元汇率的直接影响也有限。要关注在特定行业带来的投资机会。
长期来看,货币多元化趋势持续演进,未来有望催生国际货币新秩序。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的完善将提供更多人民币资产配置选择。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可能带来国际投资和风控模式的变化。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可能上升,货币体系变化产生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