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消息:创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机制

2023-05-09 15:06:15 来源:福建日报

刚刚过去的“五一”,乡村旅游火爆。游客们观赏田野自然风景之时,也能感受到农耕文化内涵与魅力。大多数乡村休闲观光模式与古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有关,因此,如何创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机制,实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让游客得到更多的科普知识,是值得业界认真思考的课题。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启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不仅标志着一种新的世界性遗产类型的诞生,而且表明人们对于传统生态农业的历史与现实价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20年来,GIAHS的价值和保护意义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目前世界各国已有67项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GIAHS保护名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7月18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青田举行。这次会议的举办,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弘扬农耕文明的高度重视,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不断创新机制,为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事业作出贡献的坚定决心。

创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具体而言需把握6个重要环节:

因地制宜制定保护与利用规划。按照乡村类型与特色,实施分类分区梳理并统一规划,将古村落古民居修缮与农耕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并创立沿线连片与村庄农户的新融合模式,实施有效保护与有序开发。

结合乡情实施生态产业化开发。要系统阐释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态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在农业安全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履行国际公约中的作用,将其开发与保护融入乡村文化振兴计划。

合理构建特色产业生态化体系。要系统总结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乡村实践经验;充分利用科学计量分析方法,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文化特色与生态服务功能及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总结,诸如稻萍鱼立体种养、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的多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内在关系,凝练其合理循环内涵与保护开发价值。

推广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经验。系统总结各地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经验,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因势利导完善“双赢”模式。深入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传统生态农业景观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

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地利用评价。农业文化遗产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于一体,兼具活态性、系统性与动态性等多重特征,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学科,特别需要来自资源、环境以及农业与农村等管理部门及其专家的支持,形成综合评价意见,为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注重管理机制创新与项目带动。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按照鼓励先进、引领发展、有效保护、集成开发的要求,由政府相关部门设立项目,实施项目点考核评优,择优予以经费后补助,发挥优势创新机制,树立样板引领发展,持续推广务求实效。

(作者:翁伯琦 系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

x 广告
最近更新